

第1页 / 共26页

第2页 / 共26页

第3页 / 共26页
试读已结束,还剩23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2023年1月5日光大证券EVERBRIGHT SECURITIES行业研究2023年信贷、债券、存单怎么看?银行资产负债系列报告2023年第1期要点银行业2023年银行资产负债摆布需弹好“四重赛”。第一重赛: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买入(维持)工具。在市场化需求尚未完全恢复情况下,银行应要积极高效对接央行政策,在争取更多优质项目和客户的同时,兼顾获得低成本、长期限结构性工具支持,以作者置换高成本负债。第二重赛:布局疫后复苏。对公贷款在一季度“开门红”时点,预计银行前置布局,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会适度发力。零售贷款二三季分析师:王一峰度需求可能会边际释放,预计给予更多额度分配。第三重赛:适应低利率环境。执业证书编号:S0930519050002010-565130332023年各项贷款利率反弹空间有限,信贷增速有进一步下行可能,而债券投资wangyf@ebscn.com增速有望进一步抬升。第四重赛:前鳙性应对新巴川落地。预计在2023年二、三季度择机发布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银行在2023年资分析师:刘杰产负债规划中,将循序渐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,以更好地契合新巴川要求。执业证书编号:S0930522110002010-56518032预计2023年“开门红”中规中矩,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22-23万亿,基建制liujie9@ebscn.com造业发力、房地产边际改善,距离正常景气度差距仍大。(1)大盘子:202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2-23万亿,新增债券8万亿+,新增广义同业约5000亿。行业与沪深300指对比图其中,新增人民币贷款符合不低于2022年的要求,但幅度有所放缓,增速降至10.3%,较2022年下行约0.6-0.7个百分点。(2)“开门红”:预计Q1“开门红”或维持中规中矩表现,总量同比小幅多增。在节奏上,料1月份大概率同比少增,2月份边际恢复,3月份有望出现“信贷脉冲”。(3)行业投向:基1建贷款仍面临“储备多、提款少”问题,2023年有望加速释放;制造业贷款增305速仍将引领对公贷款,增速或达到20%,中长期贷款有望维持25%的高增;房月骨月得系得等骨胃累是月习地产贷款边际恢复,但较正常景气度可能仍有一定距离。普惠小微、绿色领域维一验一沪阳00持高增态势,医疗教育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加大。资料来源:Wind2023年银行自营资金配债展望。(1)2022年债券利率与信贷利率背离运行趋相关研报势较为显著,2023年在贷款利率仍维特低位震荡环境下,预计部分银行在年度资负规划安排上,会边际侧重于债券资产,自营资金的债券投资规模有望达到8贷款利率下行会激发银行债券投资需求吗?一万亿以上,贷债配比为37.3%,较2022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。即银行配置需求一银行资产负债系列报告2022年第3期(2022-07-08)的释放,会对债券利率形成“稳定器”效应。(2)银行自营资金承接理财子债券面临“关联交易、授信额度、估值考核”的三重约束,仅仅依靠银行自营资金同业存单“三因素”模型暨NSFR全景扫描一一去“教市”,属于“治标不治本”的举措。事实上,对于本轮债券市场调整、理银行资产负债系列报告2022年第2期(2022-04-01)财赎回引发的负反馈闭环,银行已通过承接部分债券、加大代销力度等方面助力理财负债端的稳定。从预算视角看2022年银行信贷投放与债券配置一银行资产负债系列报告2022年第1期2023年同业存单供需矛盾依然存在,预计1Y同业存单利率中枢值为2.5%左右,(2022-02-25)较2022年中枢值提升约20bp。需求端:新巴川对于剩余期限在3M以上的同如何打开银行配债“密码箱”?一一模型构建与业资产,风险权重系数有所提升,导致银行自营资金配置长期限同业存单的资本实战运用(2021-05-21)占用成本加大。而广义基金在监管政策约束下,对于货币类产品资产端久期将系贷款利率拐点来临了吗?一一基于长周期视角统性下降。供给端:(1)2023年2-3月份,同业存单量价将面临司库负债集中和MPA考核的分析(2020-12-19)到期,以及夹心层银行存贷款头寸的双重挤压,若无外力介入,利率将再度面临上行压力。(2)NSFR可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,部分银行司库在设定2023年NSFR限额目标之时,难在2022年基础上加大安全边际。(3)预计全年1Y同业存单利率中枢维持在2.5%左右,较2022年调升约20bp,主力机构配置需求边际上转向6M以内。风险提示:全球经济进入哀退,美国经济出现“硬着陆”;俄乌冲突加剧,地缘政治风险扩散,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;国内疫情感染出现反复,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,内需依然较为疲软。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证券研究报告